網頁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麵粉的風情萬種

相同的食材,經過不同的工序和烹調,
竟成為不同的食物,種類與樣式不計其數。
人們常吃的主食類,就有麵條、饅頭、包子皮。
餅皮類則有水餃皮、Pizza皮、蛋餅皮、蔥油餅、
烙餅、北京烤鴨餅皮、餛飩皮、蘿蔔絲餅、韓式煎餅。
像是糕點類,常見的有麵包、吐司、塔、綠豆椪、
月餅皮、蛋糕、鳳梨酥、餅乾等。
這些已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
而麵粉正是其中的最主要成分。

從麵粉揉製開始,工序就有著些許的差異,
而這些許差異將使成品有著大大的不同。
有些是以冷水和著麵糰,有些以熱溫水燙麵糰。
有些需要發酵,有些是不用發酵的。
光是發酵的方式,還有分乾酵母、濕酵母,
以及老麵發酵等作法。糖分與奶油的結合比例,
影響著麵團的Q度與香氣。熟成時可以用蒸籠或是烤箱處理,
也可以煎煮或是油炸,
這些都深刻地影響著食材本身是香脆、軟嫩、或者是酥硬。

麵粉本身是相當便宜的食材,
幾十元台幣就可以有一大包的份量。
也就是說:用著不到幾元的麵粉就可解決掉好幾餐。
在麵團內加入菠菜泥,就變成綠色的麵條。
加入牛奶,就是牛奶麵包土司。這自製麵團的喜悅,
對於懂得麵粉奧秘的人來說可說是一大享受!
也許是現代社會工業化地太過快速,
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剝奪掉人們享受食材製成的喜悅。
技能的專業化,像是一位廚師或糕點師傅的養成,
甚至是麵包機,也就幾乎取代掉一般人碰觸到麵粉的機會了。

一樣食材,萬種風貌,可謂「麵粉的風情萬種」!
一方面讚嘆著人類的智慧結晶,
另一方面只能說心中感動,暖暖流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