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小餐包的劃刀方式與裂口處理的效果



Carol原味一書說:在麵團進烤箱前,於劃刀裂口處鋪上奶油,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就猜想,不同油脂應該都會有類似效果,便一心想來做個小實驗,
來探討「油脂與麵團劃刀方式對麵包外型的影響」



我設計的實驗,獨變項有兩個:
第一個是塗油脂,分為兩個層次,為「沒有上油」和「上油」。
第二個是劃刀方式,分為四個層次,為十字剪、橫線、直線與雙十字

依變項:以照片呈現麵包的光澤、色澤等外貌

主麵團
高筋麵粉 270g
黃豆粉  30g
酵母  1/2t
玄米油 20g
鹽 1/4t
雞蛋 1顆
牛奶  150g (事先微波至不冰)

大燕麥  50g (事先蒸過)
黑糖  20g  (事先以溫水溶解)
溫水  100g

發酵步驟
1. 除了大燕麥,將所有材料混合,充分揉製,並甩打成薄膜
2. 煮好放涼的大燕麥,事先與黑糖水混合,倒入麵糰,繼續揉製

3. 將麵糰放入事先塗抹油的塑膠袋,以兩層塑膠袋包裹好,低溫冷藏發酵 24小時
4. 從冰箱拿出來回溫30min

5. 切成8個麵糰,整型,割線條
6. 第二次發酵 60-90min
7. 一半的麵糰上光時,塗上玄米油,另一半則否

8. 烤箱預熱220度C,烤20-25分鐘,至上色為止
9. 烤盤記得放一杯水,製造水蒸氣

以下是結果呈現:













我最關心的是劃刀裂口處,上油之後,究竟會有怎樣的效果
誠如上述各圖所呈現的,左半邊都是上過油脂的,
它的裂口處確實與右半邊沒上過油脂的,有些不同。

上過油後,油脂與麵糰本體會繼續作用,使得裂口更加碰裂、粗糙而且深刻。
沒有上油的麵糰,烤完之後,倒有裂口較為癒合的效果。

油脂與蛋白質的關係是這樣的,
高油脂,透過熱,可使長蛋白質鏈變短,
其效果猶如餅乾或一些酥炸食物一般。
而低油脂,透過熱,相較而言,
則保留長蛋白質鏈的特性,就像是土司麵包,纖維有如牽絲一樣。

這種裂口處理的效果可能就是源於這個原理
使得麵包表面的裂口碰裂地更為徹底
而長蛋白質鏈就此斷裂開來。


烘烤心得
1. 這款麵包越咀嚼越香,黑糖的香氣會慢慢撲鼻而來
2. 大燕麥可能還需要煮熟一點,其實蒸好後繼續放在電鍋內一陣子,
    燕麥就會開花,呈爆米花的形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