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稱這為酵種(starter)、酵頭、預種,這個製作酵頭的過程便稱為起種。
從英文名字starter也許更能了解他的意義,
是指「事先取小部分麵糰做發酵,爾後加入主麵糰的麵糰,稱之」。
曾看到有人想區分這些名字的意義,
但各家說法不一,我也就不再去細究下去。
這預先使用酵母液養起來的酵種,加一點到主麵糰裡頭,
不但可以增添麵包的風味,也可以使麵包更為濕潤,麵心更軟。
ㄧ些很厲害的麵包師傅,也會有各自的秘訣,來養這個酵種。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吳寶春師傅的文章,他說吳師傅曾經為了找到最好的溼度與溫度,
試過好幾種不同的環境來養酵種,甚至使用過浴室那種溫溫濕濕的環境來養酵種。
尤其是做法國麵包、拖鞋麵包的師傅,他們更會講究酵種的配方,發酵時的溫度控制,
來追求麵包斷面秀有漂亮的氣孔,Q彈的口感,咀嚼後的香氣。
事前準備:將玻璃瓶用熱水燙過,晾乾後備用
2016/1/24 (第一日)
配方
酵母液 50g
高筋麵粉 50g
步驟
1. 攪拌後,室溫下放置3-4小時
2. 再放置冰箱冰一晚

---------------------------------------------------------------------------
2016/1/25 (第二日)
配方
酵母液 10g
冷開水 40g
高筋麵粉 50g
步驟
1. 繼續添加配方裡的量
2. 攪拌後,室溫下放置3-4小時 (麵糰會膨脹約兩倍大)
3. 再放置冰箱冰一晚


--------------------------------------------------------------------------
2016/1/26 (第三日)
配方與步驟與第二日相同
配方
酵母液 10g
冷開水 40g
高筋麵粉 50g
步驟
1. 繼續添加配方裡的量
2. 攪拌後,室溫下放置3-4小時 (麵糰會膨脹約兩倍大)
2. 再放置冰箱冰一晚


--------------------------------------------------------------------------
2016/1/27 (第四日)
配方與步驟與第二日相同
配方
酵母液 10g
冷開水 40g
高筋麵粉 50g
步驟
1. 繼續添加配方裡的量
2. 攪拌後,室溫下放置3-4小時 (麵糰會膨脹約兩倍大)
2. 再放置冰箱冰一晚
起種完成

註:
1. 這個橡皮筋是用來標記發酵前的高度,在室溫下放置3-4小時之後,會漲到2倍高的位置。
2. 漲到2倍高,就可以放到冰箱保存了。
--------------------------------------------------------------------------
第五日~第七日
酵種的使用方法
1. 從冰箱取出,在室溫下回溫
2. 加入90g 高筋麵粉 + 90g 冷開水,攪拌至無水
3. 膨脹到2倍高度,取180g 的酵種出來,加入主麵糰。 (此時酵母正有活力~)
4. 剩下的酵種,繼續放回冰箱。
註:
1. 取出180g的酵種,就添加一半量的高筋麵粉(90g)與一半量的水(90g)。
同理,如果是取出200g酵種,那麼就添加100g麵粉與100g的水回罐子裡。
2. 也可以先做步驟3,再做步驟2。
3. 剩下的酵種,需要每隔一段時間,使用麵粉進行餵養。
若不做麵包,就直接先倒掉一些,再加入等量的麵粉與水。
4. 這瓶酵種,照顧得當,就可以源源不絕地,ㄧ直使用下去,不需要再買酵母粉了。
--------------------------------------------------------------------------
2016/1/31 (第八日)


--------------------------------------------------------------------------
2016/2/29 (一個月後...)

--------------------------------------------------------------------------
後記:
我使用過這瓶酵種,做了幾款麵包,使用酵種發酵的麵糰,特別有延展性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