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神秘跳針點

頂真(針)法是國文語法上的一種古文寫法。
經常用來修飾句子,讓讀者在閱讀上有換氣,且又接續前句的感覺。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Walking along lines

People have argued that terror is the origin of anxiety.
In addition, the phenomena accompanied the proces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was ever observed
as the symptom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that was marked as stable instability a few years ago.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旅行

是再疲累也 得讓自己爬回飯店
是驅策自己不斷地往前走
即便雙腳僵硬
腰間痠痛
手腳冰冷

而人生亦如旅行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清粥小菜

Tonight, we found that 清粥小菜 was a nice choice of dinner.
It would warm the stomach, and also clean the digest system.

#Psychological pressure has been torched us for about one month,
  it also has influenced our physiological system.

#I hoped that daily life could return to regularly normal state as soon as possible.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The entrance of augmented/virtual/mixed reality

Philosophical and abstract thinking really can enhance the skill of practically problem solving. But, it is pretty hard work because lots of endeavor was needed to deal with the practical problems before the reward come. Nevertheless, I hoped that it is worth to devote myself to the domain of augmented/virtual/mixed reality.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逆風球

羽球場上
我需要的是能陪我打逆風球的伙伴

人生亦是如此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天然食用色素



這天然食用色素,是從我媽媽那裡ㄎㄧㄤ來的。
媽媽原本想要作幾個有顏色的麵糰,當作黏土,讓還沒讀幼稚園小姪女玩。
怎知,一直無法揉出柔軟又不會太濕的麵糰,ㄧ次的疲勞與挫敗感就讓她放棄了。

於是,我就把這快要過期的色素拿回來玩玩。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玫瑰花南瓜包子



看到網路上有人瘋傳玫瑰形狀的包子,
忍不住想自己做做看,
哈哈~ 形狀還挺逗趣的!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巧克力桃酒香吐司



手上一旦沾到了可可粉,這味道就會久久揮之不去。
試著使用酒類的味氣,綜合一下巧克力的味道,
也許可以稍微去掉可可粉過重的濃郁氣味。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地瓜雙色麵包



這款麵包完全是在我意料之外,
手邊剛好有抹茶粉和巧克力粉,
索性就作了兩種麵糰,抹茶麵團跟巧克力麵糰,
剛好有了靈感,就把它作成這種小花形狀的麵包,
光光在等待發酵而已,這畫面就很讓人期待了。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十穀米



前一陣子,原本愛吃的大燕麥在常逛的商場已售完,於是鼓起勇氣改買十穀米。
我試著在網路上找十穀米的相關資料,但是都挺有限的,
最後我也因為吃十穀米,胃會有點不太舒服,
所以研究十穀米的興致就慢慢消失殆盡。

在此,僅介紹我做過的小試驗。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迷你聖誕水果麵包




最近發現,優雅過生活也是不錯的網站,裡頭會分享一些不太一樣的精製配方。
這次使用優雅過生活(大人味的柔軟香醇迷你聖誕水果麵包)的配方,
因為材料取得的問題,略做一些修改,倒成為一道非常討喜的麵包。

這次配方中的酒漬果乾需要事先浸泡約一週左右,
無糖優格也是我第一次嘗試的材料,
這兩種新食材為我的麵包帶來新的氣味與體驗。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至理名言

這世上還是有用錢也買不到的,失去了如何也換不回的東西。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紅藜免揉麵包



這款麵包,上面隨手鋪了起司之後,多烤了幾分鐘,起司就變成黑黑的了。
哈~ 倒有點像龍貓公車,很可愛吧!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花生麵包



把花生粉或花生放入食物攪拌器裡加一點糖一點鹽,攪拌攪拌,
就是濃純香的新鮮花生醬,不用仰賴市售花生醬,又有口口顆粒的美味享受。

這次麵粉裡,突發奇想加了雪碧,我就把糖的分量刪去,口味非常討喜。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地瓜麵包 (小花造型)




最近發現,這種造型的麵包挺好看的,
只需把包好餡的圓圓麵包,稍微壓扁,邊緣剪開,
就會形成漂亮的小花造型了。

使用剪刀剪開的邊緣,口感也特別酥酥硬硬的。
與ㄧ般的圓型麵包,口感不太一樣。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糙米麩小饅頭



暑假過了一半,每天過得戰戰兢兢,深怕浪費一分一秒。
除非是前一天太累,否則早上都不太敢賴床,一醒來就讓自己緊鑼密鼓地做事。

好想,一天有48小時可以用,
但,時光飛逝,我們只能ㄧ直往前走。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地瓜麵包



地瓜麵包是一款我還蠻喜歡做的麵包,
早上起床,隨手從冰庫裡拿出,使用微波爐解凍,
就是ㄧ道輕鬆簡便的早餐。

地瓜泥比起紅豆泥,吃起來還要軟爛,
總覺得可以添加核桃粒、腰果粒、榛果來增加口感。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黃豆粉薏仁吐司



這個暑假過得十分充實,
我們規畫了未來幾年想做的事情,
不管別人是否跟著做,
支持或不支持,
自己都已果斷決定下方向。

前幾年,苦心經營的線,終於有微薄回饋。
耕耘、播種、澆灌,妥當地安排事情,ㄧ步一腳印,
ㄧ直是我們努力堅持的。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黃豆粉黑芝麻吐司



豆漿(黃豆粉)與黑芝麻是很搭的食材,
滿滿的黑芝麻,咀嚼中帶有淡淡的香氣。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玄米油吐司



前兩天看一日三餐-高敞篇,
車大嬸弄吐司夾蛋夾生菜做早餐,
突然覺得好像很久沒有吃吐司了。

用奶油把吐司表面烤得香酥脆脆,
一口咬下,還有卡茲的口感。


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小地瓜



今年年初時候,這樣一袋小地瓜,只要29元,
就開心的買了一袋,回家做地瓜泥(餡),地瓜粥、地瓜芋圓。

這地瓜可事先削皮,切塊,冷凍起來,要煮粥的時候,丟幾塊地瓜塊下去,
跟粥一起熬煮,早上起床,就可以喝到暖暖的地瓜粥。

因為這小地瓜分量實在有點多,
我就事先做ㄧ些地瓜泥(餡),冷凍起來,想做麵包時,
就把餡兒包進麵包裡頭做地瓜麵包。

我朋友說,想吃西米露,
我就做ㄧ些地瓜芋圓、芋頭芋圓起來
放在甜點裡頭。

地瓜對身體很好,可以潤腸通便,是講究養身的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好食材。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鮪魚洋蔥麵包



每年颱風夜晚,總容易過得心驚膽顫,無法睡得安穩。
不是停電,就是擔心風挾帶的雨灌進家裡。

昨夜停電後,躲在家裡,看著窗外發呆,突然看到一棟大樓,背後一陣黃橙橙的火光,
碰的一聲,整棟大樓都停電了,所幸沒有傳出太大災情。

今日雨過天晴,但心情仍無法放鬆,收拾了一下家裡,心中默默為台灣祈禱。

老麵麵糰

老麵麵糰

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戚風蛋糕 - 蔓越莓薏仁



戚風蛋糕作起來一點都不難,
唯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的材料混合與攪拌必須均勻,
否則容易有氣孔大小不一,或者是局部濕潤,局部乾燥的問題。

這次在蛋糕裡頭加入蔓越莓果乾,
每口酸酸甜甜的,細細咀嚼,可以品嘗到微微的蔓越莓的味道。


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義式香料玄米油夾肉鬆麵包



麵包裡頭,隨便夾個肉鬆,就超好吃的。
早餐隨手拿著吃,也會因為有夾餡,也會覺得有分量,吃的飽。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南瓜麵包 (湯種法)



上次朋友送的南瓜,量頗多的,這次拿來做湯種南瓜麵包。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南瓜戚風



戚風蛋糕其實很容易製作,
只要掌握好每份食材都充分攪拌均勻,
成功率是很高的。

當有辦法完成第一份戚風之後,
就可以開始變化花樣。
加入南瓜,變南瓜戚風。
加入紅茶,變紅茶戚風。
是很容易有成就感的一款甜點。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紅藜鄉村麵包



這麵包烤好時,有著酥硬的表皮,濕軟的麵心,
咀嚼中還帶有紅藜特有的香氣。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蔥燒烤餅




我一位朋友很喜歡這款烤餅,鹹香又不失口感,適合喜歡吃鹹口味的人吃。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焗烤鮪魚青蔥麵包 (低溫冷藏發酵法 - 酵種)



鹹類的麵包設計起來有的時候比起甜類的麵包還要不容易,
可以變化的種類比較少ㄧ些。
這是一款給愛吃鹹口味的朋友設計的麵包,
不再使用肉鬆,而是使用鮪魚罐頭為材料,
拌些青蔥、雞蛋、調味一下,就挺好吃的了。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南瓜麵包 (低溫冷藏發酵法- 酵種)



這是我試做的第一款使用酵種發酵的麵包,
因為懶得等發酵,就丟到冰箱去,使用低溫冷藏發酵的方式進行發酵。

低溫冷藏發酵法因為發酵的溫度低、時間長,
因此發酵好的麵糰氣孔小而且觸感綿密。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酵種 (starter) (又稱:酵頭)



有人稱這為酵種(starter)、酵頭、預種,這個製作酵頭的過程便稱為起種。
從英文名字starter也許更能了解他的意義,
是指「事先取小部分麵糰做發酵,爾後加入主麵糰的麵糰,稱之」。

曾看到有人想區分這些名字的意義,
但各家說法不一,我也就不再去細究下去。

這預先使用酵母液養起來的酵種,加一點到主麵糰裡頭,
不但可以增添麵包的風味,也可以使麵包更為濕潤,麵心更軟。
ㄧ些很厲害的麵包師傅,也會有各自的秘訣,來養這個酵種。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吳寶春師傅的文章,他說吳師傅曾經為了找到最好的溼度與溫度,
試過好幾種不同的環境來養酵種,甚至使用過浴室那種溫溫濕濕的環境來養酵種。

尤其是做法國麵包、拖鞋麵包的師傅,他們更會講究酵種的配方,發酵時的溫度控制,
來追求麵包斷面秀有漂亮的氣孔,Q彈的口感,咀嚼後的香氣。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椰棗酵母液



這酵母液是為了做麵包而養的天然酵母,
看這氣泡如滿天星斗,
仿佛可以想像她悠遊於麵包裡頭,
撐出氣孔的樣子了。

這天然酵母液做好後,可以加入麵糰裡,
有幫助麵糰發酵的功效,也可以增添香氣。
我發現她也可以增加麵糰的延展性。
無疑是麵包烘培愛好者,ㄧ定會想躍躍欲試的一種發酵方式。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栗子南瓜與南瓜造型麵包



這栗子南瓜是好友贈送的,
據說他們是一口氣買了許多,然後進行分送,
剛好受惠,而拿到了兩棵漂亮到不行的南瓜。

據說,這栗子南瓜是幾年前台灣從日本引進,
台灣農民很厲害,引進後很快地種植成功,現在可以自產自銷了。

栗子南瓜,顧民思義,吃起來還真有點像栗子,
甜甜的,口感也非常綿密。